12月25日,“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2021年会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”在京举办。会上,联盟正式发布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和联盟优秀团队奖,中科曙光携 “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”揽获两项荣誉,并同步入选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。
据了解,此次会议以“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”为主题,旨在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新形势下,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,更好地促进AI产业应用落地。中科曙光能够屡获殊荣,在于其汇聚中科院科研技术力量打造的“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”精准命中了AI产业发展的需求趋势,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引。
“目前人工智能在算力领域仍存在短板。”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在会上指出,近年来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,AI算力需求开始大规模爆发。2020年中国算力规模已达到135EFlops,其中智能计算占比41%,预计2030年提升至70%,届时AI算力需求将达到16206 EFLOPS,总体算力供给缺口巨大。
在国家顶层规划上,以智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,已成为我国AI产业乃至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全国多区域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建设步伐。但是在加速“补短板”的过程中,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建设标准,智算中心的落地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。
从当前产业和市场环境分析,任京暘认为,想要建好、管好、用好智算基础设施,需要着重思考4个问题:
1、公共智算中心应该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算力?
2、怎样协同产业上下游力量共同建设好智算中心?
3、智算中心如何实现更加绿色节能,支持“双碳”行动?
4、智算中心如何更好的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?
针对上述问题,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给出了答案。作为“中科队”重要成员,中科曙光紧密协同上下游产业伙伴,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理论架构,以“开放、融合、绿色、普惠、服务”能力为核心,打造5A级智算基础设施,直击AI算力产业难题。
所谓开放,是指最大化提升智算基础设施的适用性。对建设方来说,智算基础设施需要兼容成熟、主流的软硬件技术生态。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在芯片、算法、框架、模型全面开放,构建出多元化集成的基础架构,让算力底座适用面更广、迁移成功更低、更灵活易用,大幅提升了智算中心的适配能力。
另外,建设方应用场景不同,需要的算力也更加多元。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以“融合”的理念搭建了分布式异构并行体系,通过多类型芯片组合覆盖全算力精度,实现多元化算力供应,可满足用户的全场景应用需求。
“双碳”政策环境下,对于“耗能大户”数据中心来说,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,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以先进液冷技术赋能智算中心绿色低碳发展。数据显示,凭借曙光的浸没式相变液冷技术,PUE值目前可降至1.04,帮助智算基础设施降低30%能耗,深度践行“绿色”理念。
同时,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延续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价格普惠标准,通过生态资源整合加强集约化建设,提高平台运营效率,可以全方位优化建设方算力成本,实现综合成本低于市场既有价格30%,大幅降低区域政府的财政压力。
此外,在服务上,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以建运一体和无界算力双向促进产业协同,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。从规划设计、中心建设、到平台运营,一体化服务模式已形成完整配套服务支持。同时,“5A级智算基础设施”进一步打通了技术、资源和生态通路,形成了全产业链协同共享的无界算力服务体系,有力地促进了AI算力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。
“5A智算基础设施”在“开放、融合、绿色、普惠、服务”等维度上的产品、技术和模式创新,完成了智算基础设施领域的新一轮引领。中科曙光亦希望籍此打造出智算中心建设范本,促进行业透明化、标准化,形成智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共识。
任京暘表示,“这也为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各个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,中科曙光将通过‘5A智算基础设施’这一舞台,联动更多联盟成员及行业伙伴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中国AI产业发展。”